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能直接取证吗现在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5 浏览量:114

劳动仲裁中的取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定程序,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取证是查明事实、认定责任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劳动仲裁中的取证具有以下特点:

一、当事人举证责任

劳动仲裁能直接取证吗现在

劳动仲裁实行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原则。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4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不能提供证据证明的,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劳动者作为仲裁申请人,需要提供证明其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侵害其合法权益等主张的证据;用人单位作为被申请人,则需要提供证明其行为合法合规、不构成侵权的证据。

二、劳动仲裁庭的调查取证权

劳动仲裁庭在主持劳动仲裁时,具有调查取证的权力。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1条的规定,劳动仲裁庭可以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并可以自行调查取证。劳动仲裁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调查取证:

1. 询问当事人:询问当事人关于案情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2. 查阅相关资料:查阅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用人单位的人事档案、财务账册等。 3. 现场勘验:对与案件有关的地点、物品或行为进行现场勘查。 4. 调取证据: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5. 委托鉴定:委托专门机构对案件中涉及专业知识的问题进行鉴定。

三、取证范围

劳动仲裁中的取证范围主要包括与案件争议焦点有关的证据。例如,在劳动者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案件中,取证范围可能涉及劳动者工作年限、是否存在过错等证据。

四、证据种类

劳动仲裁中可以使用的证据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1. 书证:包括合同、协议、单据、信函、电子文件等。 2. 物证:包括实物、模型、照片等。 3. 证人证言:包括当事人、证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 4.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 5. 鉴定结论:经专门机构鉴定的结果。

五、证据审查

劳动仲裁庭在对证据进行审查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性:证据必须取得合法,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 2. 关联性:证据与案件争议焦点具有相关性。 3. 真实性:证据真实可靠,不能存在造假或虚假情况。 4. 证明力: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

六、直接取证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中的取证活动由劳动仲裁庭主持进行。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劳动仲裁庭可以委托其他机关或组织进行取证,但委托取证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特殊情况主要包括:

1. 证据保存在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手中,当事人难以自行取得。 2. 当事人所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当事人无法及时收集证据。 3. 其他需要委托取证的情形。

劳动仲裁中的取证遵循当事人举证责任、劳动仲裁庭调查取证权等原则,取证范围、证据种类、证据审查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劳动仲裁庭可以委托其他机关或组织进行取证,但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