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要交工资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3 浏览量:664

劳动仲裁后是否支付工资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劳动仲裁后,仲裁裁决书对用人单位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是否必须支付工资呢?本文将根据中国的法律进行分析。

劳动仲裁后要交工资吗

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规定,仲裁决定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必须执行。

停止支付工资的情形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仲裁期间和仲裁后继续支付工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停止支付工资: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旷工或者其他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的。

劳动仲裁后的工资

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应按照仲裁裁决书支付工资。如果仲裁裁决书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工资,那么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补发。

逾期支付工资的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逾期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其索要利息。同时,用人单位还可能面临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罚。

仲裁期间停工留薪

在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有权停工留薪。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应当继续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即使劳动者没有实际工作。

例外情形

在极少数情况下,仲裁裁决书可能裁定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工资。例如,如果仲裁裁决书认定劳动者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导致劳动关系无法继续,则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

结论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只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才能停止支付工资。劳动者如果在劳动仲裁后未及时收到工资,可以向仲裁机构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