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中年假是否包括春节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后,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连续工作满20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0天。"
.jpg)
劳动仲裁实践
劳动仲裁实践中,对于年假是否包括春节问题,各地仲裁机构存在不同的认定标准。
包括春节的地区
北京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年休假包括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 上海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年休假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
不包括春节的地区
江苏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年休假不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 浙江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年休假不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
争议原因
各地仲裁机构对于年假是否包括春节的认定标准不一致,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劳动法》对于年假是否包括法定节假日没有明确规定,留有解读空间。 法定节假日种类较多,且不同地区的法定节假日有所差异,增加了认定的难度。 劳动仲裁实践中,对于法定节假日的性质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仲裁建议
由于各地仲裁机构对于年假是否包括春节的认定标准不一致,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建议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仲裁请求。
包括春节的地区:劳动者可以提出年假包括春节的仲裁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 不包括春节的地区:劳动者可以提出年假不包括春节的仲裁请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主张其他救济方式,例如要求用人单位补发春节期间的工资等。
同时,劳动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请假程序:年假应当经用人单位批准,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请假申请。 请假时间:年假应当连续休完,不能中断。 请假期间工资:劳动者休年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