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和解的记录在中国的法律
劳动仲裁和解是指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从而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根据中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和解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
和解记录的效力
.jpg)
劳动仲裁和解达成后,当事人应当签订和解协议书。和解协议书经劳动仲裁委员会确认后,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解协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仲裁请求事项 和解方案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违反和解协议的法律责任
和解记录的归档
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应当归档保存。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和解协议书存档,并向当事人提供副本。和解协议书的归档保存是维护和解协议效力的重要保障,对于防止当事人反悔或逃避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和解记录的查询
当事人可以申请查询和解记录。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查询的理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查询的决定。
准予查询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提供和解协议书的复印件。不准予查询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说明理由。
和解记录的公开
劳动仲裁和解记录一般不公开。在以下情形下,和解记录可以公开:
当事人同意公开 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公开的
公开和解记录的方式包括:
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网站上发布 在报刊杂志上刊登 以其他方式向公众公布
和解记录的法律后果
劳动仲裁和解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和解协议书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当事人违反和解协议书的约定,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和解协议书。
结语
劳动仲裁和解记录在中国的法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解记录的效力、归档保存、查询、公开和法律后果都由法律明确规定。劳动仲裁和解记录是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