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工伤吗?
引言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事件。在我国,医疗事故是否构成工伤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探讨医疗事故与工伤之间的关系。
.jpg)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是指: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危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医疗事故与工伤的区别
从法律定义和承担责任的依据来看,医疗事故与工伤存在以下区别:
触发条件:工伤须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并由工作原因导致;医疗事故则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因医务人员过错造成。 责任主体:工伤的责任主体是工伤保险机构;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 赔偿依据:工伤赔偿遵循《工伤保险条例》;医疗事故赔偿依据《侵权责任法》。
例外情况: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下列情况下的医疗事故也视为工伤:
职业病的诊断、治疗或者康复 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 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认定程序
医疗事故是否构成工伤,需要经过以下认定程序:
由当事人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人社部门调查取证,制作工伤认定书 对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同级人社部门提出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
2021年,某医院一名护士在上班期间被患者伤致伤。事后,护士申请工伤认定,但人社部门以该事故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情形为由,不予认定。护士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护士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暴力伤害,符合工伤定义中的“意外伤害”,遂判决认定该护士为工伤。
结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一般不构成工伤。但如果医疗事故发生在职业病诊断、治疗或康复、因工外出、上下班途中或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下,则可以视为工伤。医疗事故是否构成工伤需要经过严格的认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