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全额工资怎么计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2 浏览量:452

劳动仲裁全额工资计算

在劳动仲裁中,全额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依法应获得的全部劳动报酬。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基本工资

劳动仲裁全额工资怎么计算

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工资级别、工龄、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的固定工资,不包括绩效奖、奖金、加班费等。

2. 津贴和补贴

津贴和补贴是指劳动者按照规定应享受的固定补贴,如岗位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3. 奖金

奖金是指劳动者根据其工作业绩和企业效益获得的非固定性报酬,分为固定奖金和浮动奖金。

4. 加班费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之外加班获得的报酬,包括加班工资和加班补贴。

5. 其他劳动报酬

其他劳动报酬是指上述工资形式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如特殊津贴、特殊补贴、特殊工作津贴等。

全额工资计算公式

全额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和补贴 + 奖金 + 加班费 + 其他劳动报酬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工资标准包括计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浮动工资制等多种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二条规定,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计算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应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日、小时或者完成的工作量为依据,参照用人单位同岗位员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举个例子

假设一位劳动者的基本工资为5000元,岗位津贴为300元,固定奖金为200元,每月加班50小时,加班工资为100元/小时。该劳动者的全额工资计算如下:

全额工资 = 5000元 + 300元 + 200元 + (50小时 x 100元/小时) = 85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中全额工资的计算具体情况可能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具体案件中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意见。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