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赔偿协议签了还能要赔偿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5-02 浏览量:630

工伤赔偿协议签署后仍可获得赔偿

在中国,工伤事故处理流程中,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是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双方就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协商和约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工伤赔偿协议已经签署,工伤职工仍有可能获得额外的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赔偿协议签了还能要赔偿吗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协商和解工伤赔偿事宜,并订立工伤赔偿协议。然而,该协议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最低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达成的工伤赔偿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协议无效的情形

在以下情形下,工伤赔偿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工伤职工有权要求额外赔偿:

协议违反法律规定。例如,协议条款低于法定最低标准,或协议免除了用人单位对工伤事故的赔偿责任。 协议损害工伤职工合法权益。例如,协议强制工伤职工放弃劳动能力鉴定或伤残等级评定。 协议存在欺诈或胁迫。用人单位利用信息不对称或权力地位,误导或强迫工伤职工签订不利协议。

申请途径

如果工伤职工认为工伤赔偿协议无效或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申请额外赔偿:

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工伤赔偿协议无效或追究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 法院诉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工伤赔偿协议无效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额外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

工伤赔偿协议一经签订,一般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在上述无效情形下,才能申请撤销或变更协议。 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需要在法定时限内提出,一般为仲裁法规定的一年时效或民法典规定的三年时效。 建议工伤职工在签订工伤赔偿协议前,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并咨询专业人士,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

案情:一名建筑工人因工伤致残,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伤赔偿协议,金额为法定最低标准。后来,工人发现自己伤情严重,劳动能力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遂申请撤销协议并索赔额外的赔偿。

判决:法院认为,工伤赔偿协议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的最低标准规定,侵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判决撤销协议,并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赔偿金、伤残补助金等额外赔偿。

总结

在中国,即使签订了工伤赔偿协议,工伤职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仍有权要求额外的赔偿。协议无效、违反法律或损害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形下,职工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权。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