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公司故意拖延时间怎么办
引言
劳动仲裁中,公司故意拖延时间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行为会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损害劳动关系的和谐。遇到此类情况,劳动者应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jpg)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仲裁。特殊情况下,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投诉举报
如果公司故意拖延时间,劳动者可以向以下机构投诉举报: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主任投诉,要求其监督仲裁员及时履行职责。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部门负责监督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劳动者可以向其举报仲裁员拖延时间的行为。 上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果当地仲裁委无法有效处理,劳动者可以向其上级机构投诉。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仲裁委裁决后,公司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劳动者应当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三十日内向法院申请执行。
证据收集
劳动者在投诉举报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应注意收集证据,证明公司故意拖延时间的行为。例如:
仲裁申请书的递交日期 仲裁庭的开庭记录 调解笔录 裁决书的送达日期
具体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积极参加仲裁庭的审理:按时出席庭审,积极举证,陈述事实,维护自身权益。 及时提出异议:如果仲裁员有拖延仲裁程序的迹象,劳动者应及时提出异议,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 向仲裁委主任投诉:如果仲裁员无视劳动者的异议,继续拖延时间,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主任投诉。 申请回避:如果仲裁员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情形,导致其无法公正履行职责,劳动者可以申请回避。 监督仲裁的进展:劳动者可以定期向仲裁委查询仲裁的进展情况,督促其及时结案。
结语
劳动仲裁公司故意拖延时间是一种违法行为,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采取投诉举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收集证据等措施,督促仲裁委及时结案,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