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是否需要仲裁协议
引言 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渠道,其便捷高效的特点使其受到广泛认可。然而,劳动争议仲裁是否需要仲裁协议这一问题却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将结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探究这个问题并提出见解。
仲裁协议的含义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就将来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所达成的书面协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2条,仲裁协议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jpg)
书面形式 明确约定仲裁机构 争议范围
仲裁协议在劳动争议中的适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3条规定,劳动争议协商未成的,应当先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协议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争议仲裁需要先经过调解程序。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愿签订仲裁协议,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签订仲裁协议后,当事人就必须遵守协议约定,不得单方反悔或撤销。
无需仲裁协议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同时规定了无需仲裁协议即可申请仲裁的情况,即:
涉及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可以在时效期间内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涉及因中止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可以在中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国家实行统一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例外情况下的仲裁
在无需仲裁协议的情况下申请仲裁,当事人仍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必要的材料,证明其符合上述例外情况的要件。例如,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因中止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或者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
争议争议解除仲裁协议的效力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仲裁协议,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则可以申请解除:
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仲裁委员会在审查申请解除仲裁协议的申请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决。
结论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需要仲裁协议,但法律也规定了无需仲裁协议即可申请仲裁的情况。在例外情况下申请仲裁,当事人应当提供必要的证据证明其符合相关要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仲裁协议,如果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或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可以申请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