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申请书后后续处理流程
当劳动者与雇主在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或其他劳动争议方面无法协商解决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后,后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受理与审查
.jpg)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会在7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申请书符合法定要求,则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2. 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一般由一名仲裁员和两名陪审员组成。仲裁员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从仲裁员名册中随机抽取,陪审员由当事人各指定一名。
3.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择日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应当出庭,并可以携带证据、证人出庭。仲裁庭会对案件进行调查、质证、辩论等程序。
4. 调查与询问
仲裁庭可以根据需要,对案件进行调查,包括调取证据、询问证人等。
5. 庭审调解
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会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调解解决争议。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并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6. 仲裁裁决
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7. 不服裁决申请复议或诉讼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申请书书写注意事项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 仲裁请求的内容和理由 事实依据和相关证据 申请人的签名和提交日期
申请书应清晰、完整地表述争议事实,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时效要求
劳动仲裁申请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时效的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仲裁规则》
提示
在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前,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了解自己的权利和程序要求。 劳动仲裁费用由申请人预交,仲裁庭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收取。 劳动仲裁裁决后,如果当事人拒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