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是否还有双倍工资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中国劳动者维权的重要途径之一。仲裁裁决对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然而,劳动者在仲裁胜诉后是否还有权获得双倍工资,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探讨这一问题。
.jpg)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加收25%至50%的赔偿金。
仲裁裁决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裁决内容履行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期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双倍工资计算依据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双倍工资赔偿金,是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期间和拖欠工资的数额为依据计算的。该期间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之日起算,至用人单位实际支付工资之日止。
仲裁裁决后是否还有双倍工资
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动仲裁后是否存在双倍工资,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支持双倍工资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仲裁裁决是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行为的确认,其效力相当于法院生效判决。因此,劳动者即使在仲裁胜诉后,仍然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期间的双倍工资赔偿金。
观点二:不支持双倍工资
这一观点认为,仲裁裁决已经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行为作出了裁决,不再存在双倍工资赔偿金的问题。仲裁裁决的赔偿金已经包括了对劳动者损失的补偿。
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其中第4条对仲裁裁决后的双倍工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劳动者因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已经生效,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生效裁决,劳动者请求支付拖欠劳动报酬期间的双倍工资报酬,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结论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劳动者在仲裁胜诉后,仍然有权获得拖欠工资期间的双倍工资赔偿金。仲裁裁决的赔偿金并不能替代双倍工资赔偿金,而是对劳动者损失的补充补偿。
建议
对于劳动者来说,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应充分考虑仲裁裁决后的双倍工资问题。建议劳动者在申请仲裁的同时,也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赔偿金。如果在仲裁裁决中未明确双倍工资问题,劳动者可以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双倍工资赔偿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