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看kpi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9 浏览量:722

劳动仲裁中的绩效考核指标(KPI)

导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仲裁中,劳动者经常会质疑用人单位对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认为考核指标不合理或考核方法不公正。在劳动仲裁中,劳动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会否考虑绩效考核指标(KPI)呢?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劳动仲裁看kpi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和休假的权利;《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简便的原则。这些法律规定表明,仲裁委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以公正为原则。

仲裁委对KPI的审查

仲裁委在审理劳动争议时,会对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结果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考核指标是否合理客观:仲裁委将审查KPI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是否与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职责相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考核方法是否公正:仲裁委将审查用人单位的考核流程是否正当,是否有偏袒或歧视劳动者的行为。 考核结果是否真实准确:仲裁委将审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考核数据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虚报、伪造或篡改考核结果的情况。

劳动者的举证责任

在劳动仲裁中,劳动者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考核结果存在不合理或不公正的情形。例如,劳动者可以提交其他同事的考核记录、绩效考核标准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的考核指标不合理或考核方法不公正。

仲裁委的裁决

如果仲裁委认定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考核结果存在不合理或不公正的情况,可能会作出以下裁决:

确认用人单位的考核制度或考核结果无效; 要求用人单位重新考核或调整考核结果; 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李某诉北京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案》中,劳动者李某认为用人单位制定的KPI考核制度不合理,考核结果不公正。仲裁委经审查后认定,用人单位的KPI考核制度未经劳动者充分协商,且考核指标不明确,难以衡量,因此认定该公司考核制度无效,要求公司重新考核并支付李某相应的经济补偿。

结论

劳动仲裁中,仲裁委会审查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KPI),主要审查指标是否合理客观、考核方法是否公正和考核结果是否真实准确。如果认定考核制度或考核结果不合理或不公正,仲裁委可能会作出有利于劳动者的裁决。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和实施KPI考核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