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怎么查劳动仲裁的时间规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8 浏览量:554

劳动仲裁时间规定

概述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由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依法作出裁决的程序。在我国,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及时维护。

怎么查劳动仲裁的时间规定

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一方提出仲裁要求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者在时效期间内未提出仲裁要求,则丧失仲裁请求权。

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是指在时效期间内,发生使时效中断的事由,导致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断时效的事由包括:

当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请 当事人一方同意延长仲裁时效 仲裁机构中止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止是指在时效期间内,发生使时效中止的事由,导致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中止时效的事由包括: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本人主观意愿的原因不能提出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处理机关正在调解

计算时效

劳动仲裁时效的计算起始点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一般为劳动者得知或者应当得知劳动权利被侵害之日。

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方式为:

年份:从起始之日起至该月份的同日止 月份:从起始之日起计算,满30日为一个月 日期:从起始之日起计算,满自然日为一日

时效届满

劳动者一方在时效期间内未提出仲裁申请的,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此时,劳动者丧失仲裁请求权。

例外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即使劳动者未在时效期间内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机构仍可以受理:

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因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提出仲裁申请的 仲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劳动者权利受到严重侵害的

结论

劳动仲裁时间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应注意仲裁时效的规定,及时提出仲裁申请,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应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为造成劳动争议。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