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被裁员怎么赔偿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8 浏览量:983

劳动仲裁后被裁员的赔偿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程序。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可能会提出裁员赔偿的要求。根据中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劳动仲裁后被裁员的赔偿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劳动仲裁后被裁员怎么赔偿

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一年的,按照实际工作时间支付经济补偿金。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倍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

工作时间工资

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有权获得工作时间工资。

其他赔偿

除了上述赔偿外,劳动者还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他赔偿,如:

交通费 误工费 律师费 精神损失赔偿金

计算方式

上述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 × 月工资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2 × 月工资 二倍工资:未支付工资额 × 2

诉讼时效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计算。

如何申请赔偿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申请赔偿:

协商 劳动仲裁 法院诉讼

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2. 接受仲裁通知书 3. 出席仲裁庭 4. 仲裁庭调解 5. 仲裁庭裁决

法院诉讼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结语

劳动仲裁后被裁员的赔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项法律法规。劳动者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