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后可以离职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8 浏览量:376

工伤后可以离职吗?中国法律解析

简介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执行工作任务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工伤发生后,劳动者享有相应的赔偿和待遇,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可以离职。本文将结合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就工伤后是否可以离职进行探讨。

工伤后可以离职吗

法定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时间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可以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

上述规定表明,在以下情况下,工伤职工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超过法定时间不能复工;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

协商解除

除法定情形外,工伤职工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协商解除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执行,即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用人单位的义务

工伤职工离职后,用人单位仍有以下义务: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职工伤残就业补贴、医疗费、护理费等工伤保险待遇; 协助工伤职工进行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 解除劳动合同后,不得以工伤为理由歧视或解雇工伤职工。

值得注意的事项

工伤职工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应当先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后,仍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做好工伤职工的离职工作,保障其合法权益。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工伤职工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离职。法定情形是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超过法定时间不能复工,或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工伤职工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工伤职工离职后仍有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义务,并不得歧视或解雇工伤职工。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