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劳动仲裁应对法律
引言
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一种方式。在公司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应对法律制度了然于心,才能妥善应对仲裁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jpg)
仲裁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公司在劳动仲裁中应遵循以下程序:
仲裁申请:劳动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阐述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受案审查:仲裁委员会审查仲裁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是否属于其管辖、是否提交及时等。 立案: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予以立案,并组成仲裁庭。 举证质证:双方当事人向仲裁庭提供证据,并对对方的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 调查取证:仲裁庭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取证,以查明事实。 调解:仲裁庭在仲裁过程中应当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裁决:调解不成的,仲裁庭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用人单位应对策略
1. 收集证据
仲裁庭裁决的依据是证据,因此,用人单位应积极收集能够证明其合法性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
2. 保留证据
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管与劳动者相关的各类证据,避免证据灭失或损坏。
3. 及时了解仲裁信息
劳动者仲裁申请立案后,仲裁委员会会向用人单位送达仲裁通知书和其他相关文件。用人单位应及时查收和了解仲裁信息,并按照通知书要求参加仲裁。
4. 积极参与仲裁程序
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仲裁程序,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向仲裁庭阐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
5. 申请仲裁异议
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不当、仲裁员有利害关系或有其他违法行为,可以申请仲裁异议。
6. 申请复核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核。
7. 申请再审
在仲裁裁决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作出后,当事人发现有新的证据或证据证明原裁决、裁判确有错误,可以向原裁决、裁判的机构申请再审。
结语
用人单位妥善应对劳动仲裁,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了解劳动仲裁程序、制定应对策略,用人单位能够在仲裁过程中占据主动,取得有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