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不签字会怎么样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7 浏览量:651

劳动仲裁不签字的后果

在中国的劳动仲裁制度下,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如果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如果当事人未在仲裁裁决书上签字,可能会影响其上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不签字会怎么样

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仲裁裁决不服,未在仲裁裁决书上签字,又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视为对仲裁裁决自动放弃权利。”

这意味着,如果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未在上面签字,并且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视为对仲裁裁决放弃权利,该裁决将自动生效。当事人将失去通过诉讼途径对裁决提出异议的机会。

不签字放弃诉讼权的理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书证应当是原件或者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仲裁裁决书是重要的书面证据,当事人签字确认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的一种形式。如果当事人未在裁决书上签字,法院可能无法认定该裁决书为有效的证据,进而影响其提起诉讼的资格。

避免不签字的后果

为了避免不签字造成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应及时查阅,并根据裁决结果决定是否提起诉讼。如果对裁决不服,当事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在裁决书上签字,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即使在裁决书上签字,也不影响其提起诉讼的权利。签字仅仅表示当事人已经收到裁决书,并了解自己的权利。

结论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未在仲裁裁决书上签字的后果是严重的。当事人可能会因此放弃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上诉权,进而丧失通过司法途径救济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应认真对待,及时决定是否提起诉讼,并在规定的期限内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