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可以被辞退吗?
在我国,工伤赔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工伤事故后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治。然而,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出于种种原因,试图在职工工伤后以各种理由辞退其劳动关系。工伤后究竟可以被单位辞退吗?
法律规定
.jpg)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由此可见,工伤本身并不属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司法解释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患有疾病或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患病、非因工负伤、怀孕、产期、哺乳期以及其他女职工保护规定中的情形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规定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以职工患病、非因工负伤等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工伤当然也包括在内。
典型案例
2018年,某公司职工李某在工作中左腿骨折,经认定为工伤。公司以李某工伤后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为由,终止其劳动关系。李某不服,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李某赔偿金。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维持了仲裁委的裁决。
例外情形
虽然工伤后一般不能被辞退,但以下情形除外:
职工在试用期内受伤的。试用期内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在试用期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因工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劳动者因工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因工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
结语
在我国,工伤后一般情况下不可以被辞退。用人单位以工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在试用期内受伤、因工伤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工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例外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处理工伤职工的劳动关系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