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跨省能进行劳动仲裁吗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6 浏览量:457

跨省劳动仲裁的法律规定及实践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劳动仲裁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即原则上应在劳动争议发生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但现实中,跨省劳动争议屡见不鲜,那么跨省能否进行劳动仲裁呢?

跨省能进行劳动仲裁吗吗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3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约定管辖,但仲裁管辖协议不得排除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司法解释

为了明确跨省劳动仲裁的管辖权,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九)》第1条:

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或者请求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跨省仲裁的实践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跨省劳动仲裁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且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约定管辖,则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例如,劳动合同在北京签订,但劳动者在上海工作,则劳动者可以向上海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管辖,则应当按照约定管辖。例如,劳动合同约定仲裁由北京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则劳动者应当向北京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可选管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选择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例如,劳动者在上海工作,但其常住户口在北京,则劳动者可以选择向上海或者北京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证据收集

跨省劳动仲裁中,收集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劳动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收集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收集与争议相关的邮件、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 收集证明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证据,例如,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

仲裁程序

跨省劳动仲裁的程序与本地劳动仲裁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和相关材料。 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审查、立案。 参加仲裁庭开庭审理。 接受仲裁裁决。

司法救济

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案情审查裁决是否合法、公正。

总结

跨省劳动仲裁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深入了解法律规定、收集充分证据和积极参与仲裁程序,劳动者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