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如何提起劳动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
适用范围
.jpg)
劳动仲裁适用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因建立、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以及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发生的争议。
程序步骤
1. 提交仲裁申请
农民工需要填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并提交以下材料: 仲裁申请书原件和复印件 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劳动合同或其他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 相关证据材料
2. 申请受理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在7日内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会在15日内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3. 开庭审理
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应按时出庭,并提交证据。仲裁员会主持庭审,查明事实,分清责任。
4. 调解
在庭审过程中,仲裁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如果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员会制作调解书,并交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5. 仲裁裁决
如果调解不成的,仲裁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6. 执行裁决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农民工提起劳动仲裁,应该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 仲裁申请费按争议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困难的农民工可以申请减免仲裁费。 农民工在提交仲裁申请时,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农民工还可以通过工会或其他组织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