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时效会中断吗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4 浏览量:571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

引言

劳动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的权利。超过时效期间,劳动者的仲裁申请权将丧失。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仲裁时效可能会中断,从而延长申请期限。

劳动仲裁时效会中断吗吗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28条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时效中断的情形

仲裁法第28条同时规定了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异议:劳动者在时效期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异议,用人单位自收到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未作出书面答复,或答复仍然未解决异议的,则时效中断。 仲裁委员会受理调解:劳动者在时效期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调解的,则时效中断。调解不成,时效从调解终结之日起重新计算。 劳动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申请仲裁:劳动者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或因其他不可归责于劳动者的障碍,如被拘留、生病等,导致不能在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则时效中断。 用人单位未办理劳动合同备案: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劳动合同备案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从用人单位补办备案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时效不中断。

时效中断的期限

仲裁法并未明确规定时效中断后的期限。一般认为,时效中断后,劳动者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起仲裁申请。否则,时效仍将继续进行。

证明时效中断

劳动者主张时效中断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可以提供书面异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调解通知书、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的证据等。

实践中常见问题

在实践中,劳动仲裁时效中断问题经常引起争议。需要注意以下常见问题:

书面异议的形式和内容:书面异议应当写明劳动者的具体诉求和理由,并签署劳动者姓名。 用人单位未书面答复时效中断的期限:用人单位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未书面答复,时效中断。 调解不成时效如何计算:调解不成后,时效从调解终结之日起重新计算,但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一年。 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的认定:劳动者主张时效中断的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必须具有客观事实依据,并不能由劳动者主观认定。

结语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制度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而丧失仲裁申请权。理解并正确适用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规定,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