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见习期间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3 浏览量:711

见习期间申请劳动仲裁的指南

导言

见习期是许多求职者进入职场的第一步,然而,有时雇主可能违反了见习协议或劳动法。在这种情况下,见习生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概述见习期间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

见习期间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适用法律

在中国,关于见习的法律主要依据有:《劳动合同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见习期不得超过12个月。在见习期内,用人单位应当对见习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见习人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十三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见习人员在见习期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同类人员同等的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申请程序

1. 收集证据

申请劳动仲裁之前,见习生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雇主违反了见习协议或劳动法。证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见习协议 工资单 培训记录 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记录 人事档案 证人证言

2. 提交申请

见习生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写明仲裁请求的内容、事实和理由、证据清单以及联系方式。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向雇主送达仲裁通知书,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3. 调解与裁决

调解是劳动仲裁中重要的环节。仲裁员会主持双方进行调解,促成和解协议。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员将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裁决内容

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内容一般包括:

确认或否定雇主的违法行为 要求雇主赔偿见习生的经济损失 要求雇主支付仲裁费用

时效规定

见习生在得知自己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将不再受理。

注意事项

在见习期内,见习生通常没有用人单位的正式劳动合同,因此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一定证据证明与雇主存在劳动关系。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具体费用标准由地方劳动仲裁委员会规定。 劳动仲裁程序较为复杂,建议见习生在申请仲裁之前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

结论

见习期内,见习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如果雇主违反了见习协议或劳动法,见习生有权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收集证据、提交申请、参与调解和裁决等程序,见习生可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争取合理的赔偿。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