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可以不给原件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3 浏览量:370

在劳动仲裁中,是否必须提交原件?

引言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提交证据对于支持当事人的主张至关重要。然而,关于提交证据原件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法律对该问题的规定,并分析劳动仲裁中不提交原件的后果。

劳动仲裁可以不给原件吗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六条,当事人提交证据时,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复印件、复制件。其中,原件是指未经任何复制、修改或者翻译的文件。

该条文表明,提交原件并非绝对强制性的。当事人可以提交复印件或复制件,但必须具有与原件相同的效力。

提交复印件的后果

如果当事人提交复印件或复制件,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证明力较弱:复印件或复制件的证明力不如原件,因为可能存在被篡改或伪造的风险。 核对困难:仲裁庭可能需要查验原件进行核对,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原件,可能会影响证据的采信。 妨碍调查:如果原件包含其他相关信息,复印件或复制件无法提供,可能会妨碍仲裁庭全面审查案件事实。

特殊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无法提交原件。例如:

原件遗失或损毁: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应提供原件遗失或损毁的证明,并提交复印件或其他足以证明其主张的证据。 原件属于国家秘密:如果原件包含国家秘密,当事人不能提交原件,应向仲裁庭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

补正提交原件

如果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未能提交原件,仲裁庭可以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提交。当事人应及时提交原件,否则仲裁庭可能根据复印件或复制件的证明力自由裁量取舍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仲裁庭对原件的要求也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例如,在涉及著作权或专利权纠纷的案件中,提交原件往往是必要的。

结论

在中国劳动仲裁中,提交原件并非绝对强制性的,当事人可以提交复印件或复制件。然而,提交复印件可能会降低证据的证明力,并带来核对和调查困难。当事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应提供原件或向仲裁庭说明无法提交原件的理由。仲裁庭有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补正提交原件,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证明力。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