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退休返聘需要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2 浏览量:847

退休返聘是否需要劳动仲裁

引言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退休返聘成为缓解劳动力短缺和满足老年人就业需求的重要举措。然而,在退休返聘的过程中,雇主和返聘人员之间难免会产生纠纷。本文将探讨退休返聘是否需要劳动仲裁,并分析相关法律规定。

一、退休返聘的特殊性 退休返聘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其与普通劳动关系存在以下区别:

退休返聘需要劳动仲裁吗

1. 用工主体不同:退休返聘的主体并非企业或事业单位,而是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关系。 2. 用工目的不同:退休返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退休人员继续发挥余热,而非谋生。 3. 用工时间灵活:退休返聘人员一般不需全日制工作,用工时间可协商确定。

二、仲裁范围的界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伤损害赔偿争议; 2.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争议; 3. 工资报酬争议; 4. 工时休息争议; 5. 社会保险争议; 6. 劳动保障待遇争议; 7. 职业病损害赔偿争议; 8. 就业培训争议; 9. 劳动合同履行中的其他争议。

因退休返聘而产生的工资报酬争议、工时休息争议、劳动保障待遇争议等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

三、仲裁条件的满足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有明确的劳动争议事实 2. 具有明确的请求 3. 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如出现上述争议,且符合法定期限内提出要求的条件,则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不适用仲裁的情形 并非所有退休返聘纠纷都适用劳动仲裁。以下情形不适用劳动仲裁:

1. 双方协商一致的争议 2. 依法不予仲裁的争议,如企业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争议。 3. 涉及人事管理的争议,如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变更。

五、仲裁程序 退休返聘人员申请仲裁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基本信息、争议事实、请求事项等。 2. 缴纳仲裁费:根据争议标的额缴纳仲裁费。 3. 开庭审理:仲裁庭依法审理案件,并做出裁决。 4. 裁决生效:仲裁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结论 退休返聘人员因涉及工资报酬、工时休息、劳动保障待遇等劳动争议,在满足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然而,如纠纷属于双方协商一致的争议、依法不予仲裁的争议或涉及人事管理的争议,则不适用劳动仲裁。退休返聘纠纷的仲裁程序与普通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基本一致。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