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可以用工资证明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2 浏览量:663

劳动仲裁中使用工资证明的效力

导言 劳动仲裁是中国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机制。在劳动仲裁中,当事人需提交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其中,工资证明是常见且重要的证据材料。本文将探讨工资证明在劳动仲裁中的效力和适用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案件,应当根据事实,查明真相,公正处理。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供书面证据、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

劳动仲裁可以用工资证明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工资单、奖金单、社保缴费记录等能够证明劳动者工资收入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证据。

工资证明的效力 工资证明的效力因其出具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证明:具有较强的证明力。但若劳动者对工资证明的内容有异议,用人单位应当举证证明工资证明内容的真实性。 第三方机构(如社保机构)出具的工资证明:效力较高。因第三方机构一般具备公信力,其出具的证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劳动者自行打印的工资凭单或截图:效力较弱。但若用人单位无法提供相反证据,劳动者自行打印的工资凭单或截图也可以作为证据参考。

工资证明的适用条件

工资证明的内容应真实、准确。虚假或不实的工资证明将不会被采纳为证据。 工资证明应与争议事项相关。例如,在劳动者主张拖欠工资的案件中,工资证明应当显示劳动者未收到相应工资的记录。 用人单位应当对工资证明的真实性承担举证责任。若劳动者对工资证明的内容有异议,用人单位应当举证证明工资证明内容的真实性。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工资证明的效力持审慎态度,一般情况下会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考量。例如:

在一起劳动者主张拖欠工资的案件中,劳动者提交了公司开具的工资证明。法院结合其他证据,如社保缴费记录和银行流水,认定劳动者的主张成立。 在另一起案件中,劳动者提交了自行打印的工资凭单。法院认为,该工资凭单尚未得到用人单位的确认,且缺乏其他证据佐证,因此不予采纳。

结论 劳动仲裁中,工资证明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但其效力受出具主体、内容真实性、与争议事项相关性以及用人单位举证责任等因素的影响。劳动者在提交工资证明时,应当注意其真实性、相关性,并做好举证准备。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会综合评估工资证明和其他证据,做出公正的判决。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