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怎么查劳动仲裁时间期限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1 浏览量:670

劳动仲裁的时间期限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手段,旨在快速、有效地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劳动仲裁的时间期限是法律规定的,超过期限提出仲裁申请将导致仲裁权丧失。

劳动仲裁的时间期限规定

怎么查劳动仲裁时间期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时效起算

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时效起算之日。例如:

工资拖欠:自工资发放日开始计算 解除劳动合同:自收到解除通知书之日起计算 工作环境损害:自得知工作环境具有危害性之日起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时效计算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和仲裁机构休假期间。

时效中断

仲裁时效期间内,劳动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

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交涉 申请调解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时效中断后,时效期间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时效中止

仲裁时效期间内,劳动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归责于劳动者的事由,不能申请仲裁的,时效中止。

时效中止的原因包括:

重大自然灾害 交通事故 疾病或其他生理原因

超过时效期限的处理

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期限提出仲裁申请的,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机构可以受理:

当事人双方同意 劳动者确因不可抗力、不可归责于本人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未能在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

特殊情形

对于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仲裁机构可以不受时效限制受理仲裁申请。

举证责任

劳动者主张仲裁时效中断或中止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仲裁机构受理的条件

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仲裁申请,除符合时效期限要求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申请人为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争议属于仲裁范围 仲裁申请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

结论

遵守劳动仲裁的时间期限非常重要,逾期提出申请将导致仲裁权丧失。劳动者应及时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重视劳动争议的及时处理,避免纠纷扩大化。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