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员工资怎么发放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1 浏览量:595

劳动仲裁中工资发放的法律依据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仲裁员工资怎么发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三十七条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

二、仲裁程序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工资发放纠纷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将依法作出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仲裁裁决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工资发放形式

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货币形式包括现金、转账、支票等。

用人单位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非货币形式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以拒绝接受,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

四、工资发放时间

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完成本月工作后,最迟于次月十五日前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十五天,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

五、工资拖欠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支付拖欠工资并支付相应利息。 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工资,并处以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特殊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确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足额支付工资的。 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同意。 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原因,并定期向劳动者通报工资发放情况。

七、维权建议

当劳动者遇到工资发放纠纷时,建议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及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必要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要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工资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