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的法定程序
一、起诉
1. 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离婚起诉书。 2. 起诉书应当载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婚姻状况、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
.jpg)
二、受理
1. 法院审查起诉书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2. 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补正。
三、调解
1. 法院受理后,应当组织双方调解。 2. 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四、审理
1. 调解不成的,依法开庭审理。 2. 法院审理时,应当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并依法作出判决。
离婚的法定条件
根据《民法典》,离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双方自愿离婚。 2. 一方有法定过错,另一方提出离婚。 3. 感情破裂,调解无效,无法继续共同生活。 4.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 5. 一方被宣告死亡,另一方提出离婚。
离婚诉讼中常见的争议
1. 财产分割
双方婚后取得的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平均分割。有特殊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处理。
2. 子女抚养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协议不能达成一致的,法院将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条件作出判决。
3. 损害赔偿
一方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离婚诉讼的注意事项
1. 委托律师。 2. 收集证据。 3. 保持冷静和理性。 4. 遵守法律规定。
对于如何更快离婚的建议
1. 协议离婚。 2. 证据充分,诉讼程序简化。 3. 尽快达成调解协议。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