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0 浏览量:759

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吗?

导言 劳动纠纷是员工与雇主之间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或不和。在中国,劳动纠纷的解决机制分为两大阶段:仲裁和诉讼。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吗?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进行探讨。

仲裁的定义和特点 仲裁是一种由第三方调解员(仲裁员)主持的争议解决机制。仲裁程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吗

自愿性: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 保密性:仲裁程序一般不对外公开,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终局性:仲裁裁决一般具有终局约束力,当事人不得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受理案件后,将组织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但《劳动争议法》也规定,法律规定的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不得先申请仲裁。哪些劳动争议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呢?

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 根据《劳动争议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以下劳动争议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

因公伤害或职业病引发的赔偿争议; 与劳动合同无关的侵权争议; 因工伤事故引发的劳动关系终止争议; 被控刑事犯罪的争议;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程序启动时限 《劳动争议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应当在一年内向仲裁委申请仲裁。逾期申请的,仲裁委不予受理。但因特殊情况,当事人一方在一年内不能申请仲裁的,可以向仲裁委申请延长时限。

仲裁裁决的执行 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如果当事人一方拒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结论 在中国,劳动纠纷是否必须先仲裁取决于争议的性质。法律规定的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不得先申请仲裁。其他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可以在发生争议后一年内向仲裁委申请仲裁,逾期申请的,仲裁委不予受理。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