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如何提起劳动仲裁
概述
拖欠工资是一种严重的劳动违法行为,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法律,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jpg)
适用法律
《劳动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程序
1. 收集证据
当事人应收集能够证明拖欠工资事实的证据,例如:
工资条 银行转账记录 工资发放记录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
2. 申请劳动仲裁
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内容包括:
当事人的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联系人 仲裁请求事项 证据清单
3. 提交仲裁材料
当事人应在仲裁申请书中列明的期限内提交仲裁材料,包括:
证据材料 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如有)
4. 劳动仲裁开庭
劳动仲裁庭一般会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庭。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主张并提供证据。
5. 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庭审理后,将根据证据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6. 执行仲裁裁决
如果用人单位不服从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特殊情况
1. 大量拖欠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大量拖欠工资,当事人可以向市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调查和处理此类案件。
2. 破产清算
如果用人单位破产清算,当事人可以向破产清算组提出债权申报。
时间限制
劳动者应当在得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后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如果用人单位出具欠条,时限从欠条到期日起计算。
其他注意事项
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仲裁。 劳动仲裁不收取任何费用。 劳动仲裁程序一般为60天,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论
拖欠工资是一个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当事人应及时收集证据并按照规定程序申请仲裁。如果用人单位不服从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