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会通知员工吗?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会通知员工吗?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jpg)
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规定:
"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申请仲裁: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2. 受理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审查仲裁申请书,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3. 送达仲裁申请书: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用人单位。 4. 答辩:用人单位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辩书。 5. 开庭审理:劳动仲裁委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开庭审理。 6. 裁决:劳动仲裁委员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
通知员工的义务
从上述法律法规和仲裁程序可以看出,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受理劳动者申请后,有义务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用人单位,即被申请人。而用人单位作为当事人,有权利收到仲裁申请书,了解相关仲裁事宜。
实践中情况
然而,在实践中,劳动仲裁委员会是否会主动通知员工,存在一定差异。
主动通知:一些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后,会主动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员工,告知其仲裁申请已被受理、开庭时间等信息。 不主动通知:但也有部分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会主动通知员工,认为其已将仲裁申请书送达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有义务告知员工。
员工的责任
虽然劳动仲裁委员会负有通知员工的义务,但员工也应主动了解自己的仲裁申请进展。
及时与劳动仲裁委员会联系:员工在提交仲裁申请后,应定期与劳动仲裁委员会联系,了解申请受理情况、开庭时间等信息。 关注案件进展:员工可以通过登录劳动仲裁委员会网站、查询电话等方式,关注案件进展,避免错过开庭或其他重要事项。
结论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受理劳动者申请后,应当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用人单位,即被申请人。实践中,部分劳动仲裁委员会会主动通知员工,但也有部分不会。员工有责任主动了解自己的仲裁申请进展,及时与劳动仲裁委员会联系,关注案件进展,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