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补偿年假怎么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8 浏览量:703

劳动仲裁补偿年假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职工依法享有带薪年假的权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劳动仲裁补偿年假怎么算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的,享受带薪年假。

计算方法

劳动仲裁补偿年假通常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工作年限: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至劳动合同终止之日止的全部工作年限。 年假天数:根据工作年限,职工享有的年假天数如下: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5天 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10天 工作满20年以上:15天 日工资:仲裁时点前12个月工资总额除以365天。 补偿金:年假天数x日工资

示例计算

假设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从2010年1月1日建立,2022年12月31日终止。该劳动者工作年限为13年。

年假天数:10天

日工资: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的工资总额除以365天,假设为500元。

补偿金:10天x500元=5000元

特殊情况

工作不满一年的:未满一年的劳动者可以享受按其工作时间比例计算的年假。 试用期内的劳动者: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不享受年假。 非全日制劳动者:非全日制劳动者享受的年假天数与全日制劳动者相比按工作时间比例计算。

仲裁程序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计算劳动者应享受的年假补偿金。

注意事项

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终止后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劳动者提供工作年限和工资证明等证据,证明自己享有年假并主张补偿金。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劳动者的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劳动者已经休完年假或享受了年假工资。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