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中转移存款的法律应对措施
当夫妻关系破裂,走向诉讼离婚时,一方当事人转移存款的行为时有发生。此举不仅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也违反法律规定,影响诉讼的公正性。因此,受害方应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应对。
1. 搜集证据
.jpg)
银行流水账单:调取夫妻双方银行账户的流水账单,查证存款转移记录。 交易记录:收集通过转账、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的存款转移交易记录。 聊天记录:获取双方当事人、知情人的聊天记录,可能包含转移存款的动机和目的。
2. 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防止对方转移、隐匿、毁损证据或财产。法院受理申请后,可以裁定冻结、扣押或提取对方的存款。
3. 请求法院分割转移存款
在离婚诉讼中,受害方可以请求法院将转移存款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法院会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结合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贡献、过错等因素,对存款进行公平分配。
4. 主张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当事人转移存款属于恶意、欺诈行为,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受害方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院会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对方因转移存款而遭受的实际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5. 追究刑事责任
在极少数情况下,转移存款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例如,如果当事人为了逃避债务或逃避税收,故意转移大量存款,则可能涉嫌转移财产罪或偷逃税罪。受害方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示例:
小王和小李结婚后,小李在没有告知小王的情况下,将夫妻共同存款100万元转移到自己父母的账户。小王发现后,立即向法院起诉离婚,并申请法院对小李的存款进行保全。法院受理后,冻结了小李父母账户中的100万元存款。
在离婚诉讼中,小王请求法院将转移存款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并主张小李恶意转移存款,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平分,小李应当支付小王50万元作为转移存款的赔偿。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01条 《婚姻法》第17条 《民法典》第1032条
注意事项:
及时搜集转移存款证据,避免证据灭失。 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保全措施,防止对方进一步转移财产。 积极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法院公正判决。 如果转移存款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