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让劳动仲裁怎么办?
当劳动者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会试图阻止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对此,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权益。
单位不让劳动仲裁的常见手段
.jpg)
单位不让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手段包括:
威胁或恐吓:单位可能会威胁劳动者,如果不撤回仲裁申请,就会遭到报复,例如解雇、降职或其他不公正待遇。 阻挠或拖延:单位可能会阻挠劳动者收集证据材料,或者拖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拖延仲裁程序。 虚假承诺:单位可能会虚假承诺,称会满足劳动者的要求,以诱导劳动者撤回仲裁申请。 恶意仲裁:单位可能会恶意提起毫无根据的仲裁,以消耗劳动者的时间和精力,给劳动者施加压力。
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保护。该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阻挠或干涉劳动者依法行使申请仲裁的权利。
如何应对单位的阻挠
如果劳动者遇到单位的阻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收集证据: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包括工作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等。如果单位威胁或恐吓劳动者,可以录音或录像取证。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无法自行应对单位的阻挠,可以向律师或工会寻求法律援助。 向有关部门投诉:如果单位的阻挠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信访部门或人民法院举报。 提起仲裁:即使单位阻挠,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如果单位不配合仲裁程序,仲裁委员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促使单位履行义务。
法律责任
单位阻挠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单位阻挠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对单位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仲裁委员会还可以直接裁决单位承担劳动争议责任。
结语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如果单位试图阻止劳动者行使这一权利,劳动者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单位的阻挠行为。通过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向有关部门投诉和提起仲裁等途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劳动权利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