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撤销劳动仲裁裁决的可能性
在中国的劳动仲裁制度中,仲裁裁决一般具有终局性,一旦仲裁裁决做出,除非符合特定的法定情形,否则不得撤销。原告能否撤销劳动仲裁裁决取决于裁决作出的具体情况。
法定撤销情形
.jp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3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对劳动仲裁裁决的审查范围包括:
是否违反法律法规 是否存在重大程序违法 是否认定事实错误 是否适用法律错误
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发现劳动仲裁裁决存在上述情形,可以宣告裁决无效,并责令仲裁机关重新仲裁。
原告主动撤销裁决的可能性
在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之外,原告一般不能主动撤销劳动仲裁裁决。这是因为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做出,即对当事人双方产生约束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原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变相撤销裁决:
协商解决:原告与被告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并共同向仲裁机关申请撤销裁决。 撤回申请: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原告可以撤回自己的仲裁申请。ただし、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原告就不能再撤回申请。
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
如果原告认为劳动仲裁裁决存在法定撤销情形,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提出撤销申请:
1.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提交证据:原告需向法院提交能够证明仲裁裁决存在法定撤销情形的证据。 3. 法院审查:法院将审查原告提交的证据,并根据法律规定做出是否撤销裁决的裁定。 4. 裁定执行:如果法院裁定撤销裁决,裁定将生效并得到执行。仲裁机关将根据法院的裁定重新仲裁。
结语
原告能否撤销劳动仲裁裁决取决于裁决作出的具体情况。如果裁决存在法定撤销情形,原告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寻求撤销。在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之外,原告一般不能主动撤销裁决,但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撤回申请等方式间接实现撤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