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停工扣工资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6 浏览量:671

劳动仲裁期间停工扣工资

引言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仲裁是常见的解决方式。然而,在此期间,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因劳动者停工而扣除工资,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劳动仲裁期间停工扣工资的合法性。

劳动仲裁停工扣工资吗

劳动法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意味着,用人单位无权单方面扣除劳动者的工资,除非法律或劳动合同另有规定。

劳动仲裁法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意味着,劳动仲裁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因为劳动者停工而扣除工资。

例外情形

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法扣除劳动者的工资。例如: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或单位规章制度,给单位造成损失 劳动者旷工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扣除的部分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例外情形必须符合法律或劳动合同的规定,且扣除工资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应得工资的20%。

劳动者停工扣工资的合法性

在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停工的行为是否构成上述例外情形,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以下情形不构成用人单位扣工资的合法理由:

劳动者为维护合法权益而停工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或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不得不停工 劳动者停工属于单位管理不当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当所致

在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扣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人民法院投诉。

仲裁期间扣工资的救济途径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仲裁期间违法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向人民法院提起仲裁或诉讼 向工会组织寻求帮助

劳动者维权时,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单位规章制度等。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停工而扣除工资。只有在符合法律或劳动合同规定的例外情形下,用人单位才能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扣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