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期间受伤能报销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6 浏览量:418

劳动仲裁期间受伤能报销吗?

概览

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受伤,是否能获得报销需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而定。

劳动仲裁期间受伤能报销吗

工伤事故

如果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受伤,且认定为工伤事故,则劳动者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非工伤事故

如果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受伤,不属于工伤事故,则是否能获得报销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劳动争议性质:如果劳动争议与工作有关,且劳动者因参与劳动仲裁活动受伤,用人单位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过错:如果用人单位未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导致劳动者受伤,则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身过错:如果劳动者因自身过失导致受伤,则不能获得赔偿。

追究责任

劳动者如果认为自己因劳动仲裁期间的受伤而受到损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追究责任:

向用人单位索赔:如果用人单位负有责任,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提起诉讼:如果仲裁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且卫生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事故:(七)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受到事故伤害的; 《最高人民法院劳动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第三条: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仲裁、调解、诉讼期间因参与案件活动受到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的承担由人民法院依法确定。

案例

案例一:

劳动者张某在劳动仲裁期间参加庭审时与对方发生争执,导致受伤。法院认定用人单位未采取合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判决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等损失赔偿责任。

案例二:

劳动者李某在劳动仲裁期间自行前往对方的办公场所协商,结果发生意外受伤。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并非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一部分,对自己的受伤负有主要责任,用人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

结论

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受伤能否获得报销,取决于受伤原因、劳动争议性质、用人单位责任等因素。劳动者如果遭受损害,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