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公司的送礼行为
导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劳动仲裁结束后,公司是否可以向员工赠送礼物,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本文将从中国法律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jpg)
分析与论述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知,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公司在劳动仲裁结束后向员工赠送礼物,属于"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受贿罪。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而不是馈赠礼品的场合。公司向员工赠送礼物,可能被视为对员工的不正当影响,损害劳动仲裁的公平公正性。
公司送礼的动机 公司在劳动仲裁结束后送礼,可能有以下几个动机:
和解补偿:有些公司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员工提起诉讼,可能会向员工赠送礼物作为和解补偿。 示好拉拢:有的公司希望通过赠送礼物,缓和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拉拢员工,防止员工跳槽或采取其他不利于公司的行为。 腐败贿赂:少数公司可能会利用赠送礼物的方式,对仲裁员或法院人员进行贿赂,以影响仲裁或诉讼结果。
员工的应对措施 员工在收到公司赠送的礼物时,应当保持警惕,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回绝礼物:明确告知公司,自己不会接受礼物,以避免卷入受贿或其他违法行为。 举报违法行为:如果公司强制要求接受礼物,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 保留证据:注意保留公司赠送礼物的证据,如发票、聊天记录等,以备日后维权所需。
结语 根据中国的法律,劳动仲裁结束后公司不得向员工赠送礼物。此类行为不仅违反法律,也损害劳动仲裁的公平公正性。员工应拒绝公司的礼物,并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