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辞职的劳动仲裁申请书撰写指南
当员工因被迫辞职而寻求法律救济时,劳动仲裁是维护其权利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员工在被逼辞职后有权申请劳动仲裁。
如何撰写劳动仲裁申请书
.jpg)
1. 申请人的信息
姓名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地址、电话)
2. 被申请人的信息
用人单位的名称 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地址、电话)
3. 申请事项
明确提出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赔偿金等。
4. 事实和理由
详细描述被逼辞职的经过,包括具体时间、事件、当事人行为。 提供证据支持申请人的主张,如电子邮件、短信、证人证言等。 说明用人单位逼迫员工辞职的违法行为,其违反了哪些劳动法律法规。
5. 证据清单
列出所有支持申请人的证据,包括证据名称、来源、页数等。
6. 提交仲裁申请书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 提交申请书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
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立案受理: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书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 开庭审理:仲裁庭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审理,双方当事人均可陈述意见和提供证据。 调解: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会尝试调解双方当事人。 裁决:仲裁庭对争议事实进行认定,适用法律法规,作出裁决。
证据收集
在准备劳动仲裁时,收集证据至关重要。一些常见的证据类型包括:
书面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电子邮件、短信等。 证人证言:可邀请与事件相关的人员出庭作证。 物证:如录音、录像等。 其他证据:如第三方报告、专家意见等。
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注意事项
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前,建议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准备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及时提交申请书,避免错过时效。 积极参与仲裁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