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退休时还要申请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2 浏览量:627

退休后是否还能申请劳动仲裁

引言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告别数十年的职业生涯。然而,对于一些退休人员来说,他们与原单位的纠纷可能并未随着退休而终结。本文将探讨退休后是否还能申请劳动仲裁这一问题,并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退休时还要申请劳动仲裁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申请劳动仲裁的主体是“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因此,退休人员与原单位之间如存在劳动关系,即使已退休,仍有权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关系认定

退休人员与原单位是否形成劳动关系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认定。实践中,部分退休人员与原单位存在以下情形:

签订劳务协议,从事与原岗位性质类似的工作 与原单位签订返聘协议,重新返岗工作 被原单位聘为兼职人员

在上述情形下,退休人员与原单位之间通常会被认定构成劳动关系,因此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时效限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劳动关系的终止时间为退休之日。因此,退休人员应在退休后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逾期申请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仲裁范围

退休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的范围与在职劳动者基本一致,包括但不限于:

未足额支付工资、社保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认定争议 拖欠养老金等

注意事项

退休人员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应先与原单位协商解决纠纷。协商不成或和解协议不履行的,方可申请仲裁。 提交申请时,需提供退休人员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以及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 退休人员可委托他人代理,但需要提供授权委托书。 劳动仲裁程序分为调解和裁决两个阶段。调解不成,仲裁委员会将作出裁决。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结论

退休人员与原单位之间如存在劳动关系,即使已退休,仍有权在法定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范围与在职劳动者基本一致,包括未足额支付工资、社保、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等。退休人员在申请仲裁前应先与原单位协商解决纠纷,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