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做工伤认定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根据中国法律,在确定伤残等级之前必须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
.jpg)
工伤认定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是否存在工伤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工伤认定由以下机关负责: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认定流程
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如下:
1. 申请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 调查取证:相关部门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材料。 3. 认定结果:相关部门根据调查取证结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决定包括以下内容:
是否存在工伤 工伤等级 责任单位 赔偿责任
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是指对因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的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的过程。伤残鉴定由以下机构负责: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医疗机构
伤残鉴定流程
伤残鉴定的具体流程如下:
1. 申请鉴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相关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2. 鉴定准备:鉴定委员会收集职工的病历资料、治疗过程等相关材料。 3. 鉴定评估:鉴定委员会对职工的伤情进行评估,确定伤残等级。 4. 鉴定结论:鉴定委员会出具伤残鉴定结论。
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之间的关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只有经过工伤认定,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工伤认定是伤残鉴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如果没有做工伤认定,是不可以做伤残鉴定的。
例外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不经过工伤认定而直接进行伤残鉴定:
职工因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 职工因职业病导致的伤残
在这些情况下,职工可以向医疗机构申请伤残鉴定,但伤残待遇的享受仍需经过工伤认定。
结论
根据中国法律,在确定伤残等级之前必须进行工伤认定。只有经过工伤认定,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如果没有做工伤认定,是不可以做伤残鉴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