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劳动合同可否提起劳动仲裁
引言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明确权利义务的重要书面文件。在我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定义务。然而,在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因各种原因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陷入权益受损的境地。在无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否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jpg)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本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该规定并未明确要求劳动者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才能提起劳动仲裁。因此,从法律规定来看,无劳动合同并不会影响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的权利。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也明确了劳动者无劳动合同可提起劳动仲裁的原则。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经实际履行劳动关系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证据证明
由于无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否认劳动关系的存在。因此,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证、同事证言等。
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争议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在无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证明劳动关系不存在的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相反证据,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劳动者的证据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
仲裁程序
无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有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基本相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将依法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如果仲裁庭认定劳动关系存在,将根据具体情况裁决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赔偿金或恢复劳动关系等。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劳动者即使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仍然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用人单位则负有举证证明劳动关系不存在的责任。无劳动合同不会影响劳动者的仲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