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管赔偿协议吗
引言
劳动纠纷是民事纠纷的一种,其主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准司法途径,其仲裁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仲裁是否管赔偿协议呢?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jpg)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是指由依法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对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进行仲裁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仲裁管辖赔偿协议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劳动仲裁管辖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劳动关系解除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赔偿协议属于因劳动关系解除而产生的争议,因此属于劳动仲裁的管辖范围。
仲裁处理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赔偿协议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合法性原则:仲裁机构应当审查赔偿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不违反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德。 公平性原则:仲裁机构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和用人单位的过错程度,公平合理地确定赔偿金数额。 自愿性原则:仲裁机构不得强迫当事人签订赔偿协议,当事人必须自愿达成协议。
仲裁结果效力
劳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裁决。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经常处理赔偿协议纠纷。例如,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仲裁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仲裁机构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原则,审查赔偿协议的合法性、公平性,并根据劳动者的实际损失和用人单位的过错程度,确定赔偿金数额。
结论
劳动仲裁管赔偿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赔偿协议属于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因此属于劳动仲裁的管辖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赔偿协议时,应当遵循合法性、公平性、自愿性等原则。仲裁结果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