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工资怎么支付的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2 浏览量:788

劳动仲裁工资支付方式

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劳动仲裁工资由仲裁机构裁决后,由责任方按照下列方式支付:

1. 一次性支付

劳动仲裁工资怎么支付的

如果仲裁裁决要求责任方支付拖欠工资,则责任方应在裁决生效后一次性支付全部欠款。

2. 分期支付

如果责任方不能一次性支付欠款,仲裁机构可以根据责任方的经济状况,裁决分期支付欠款。分期支付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3. 银行代发

如果责任方不能按期支付欠款,仲裁机构可以裁决通过银行代发工资。由仲裁机构指定一家银行,责任方存入欠款至该银行账户,由银行代发给职工。

4. 司法强制执行

如果责任方拒不支付欠款,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将依法查封、扣押、拍卖责任方的财产,以偿还欠款。

工资支付期限

一般情况下,工资应在发薪日按月支付。 拖欠工资超过 15 天,职工有权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机构仲裁后,如果责任方在规定期限内(一般为 15 天)未支付欠款,职工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工资支付方式的具体规定

劳动仲裁工资支付方式的具体规定由各地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例如:

北京市仲裁委员会规定:仲裁裁决的工资应一次性支付,不能分期支付。 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规定:仲裁裁决的工资可以分期支付,但分期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 3 个月。

职工应注意

职工应保留好工资单、银行流水等证据,以便证明工资欠款的事实。 职工在申请仲裁前,应先与责任方协商解决,尽量避免诉诸仲裁。 仲裁裁决生效后,职工应及时向责任方追讨欠款。如果责任方拒不支付,职工应尽快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