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申请劳动仲裁流程与注意事项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导致劳动纠纷事件增多。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旨在介绍疫情期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jpg)
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调处的主要方式,具有强制性。
疫情期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疫情期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与平时基本一致:
1. 准备材料:申请书、身份证、劳动合同、工资单等相关证据。 2. 提交申请: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 3. 受理审查:劳动仲裁委员会审查材料后,决定是否受理申请。 4.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参加仲裁庭审,陈述事实、提供证据。 5. 调解或裁决:仲裁员调解或裁决劳动争议。
疫情期注意事项
疫情期申请劳动仲裁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在线申请:部分地区开放了网上申请劳动仲裁的服务,方便疫情期间减少人员聚集。 2. 预约办理: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劳动仲裁委员会采取了预约办理制度,当事人应提前预约。 3. 带好防护措施:到劳动仲裁机构办理时,务必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4. 延期或中止:疫情严重时,劳动仲裁机构可能会适当延期或中止案件审理。 5. 委托代理: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工会等代理机构帮助申请劳动仲裁。
证据收集
在准备申请材料时,收集证据至关重要。疫情期间,可通过以下渠道收集证据:
1. 电子邮件、微信聊天记录:保存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记录。 2. 财务流水: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记录可证明劳动报酬或其他福利待遇。 3. 考勤记录:证明出勤情况和加班情况。 4. 人证:向同事、领导调取证人证言。
法律援助
对于经济困难的劳动者,可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疫情期劳动仲裁的特点
疫情期劳动仲裁可能存在以下特点:
1. 争议增多:经济下行导致企业裁员、降薪、拖欠工资等问题增多,引发劳动争议。 2. 维权难度加大:疫情防控措施限制了劳动者外出活动,对收集证据和申请仲裁有一定影响。 3. 在线调解增多:为减少人员聚集,部分劳动仲裁机构加强了网上调解服务。
结语
疫情期申请劳动仲裁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仍受到法律保护。通过了解流程、做好准备,劳动者可以在疫情期间有效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