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在职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9 浏览量:823

在职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它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公正的维权渠道。然而,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申请劳动仲裁是否可行,存在一定的争议。

中国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其中,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职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职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仲裁期限:劳动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裁决不服: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审制度: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申请劳动仲裁的利弊

在职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有以下利弊:

利:

程序简便:劳动仲裁采用简易程序,无需提交繁琐的材料,劳动者可以自行申请或委托他人代理申请。 时效较长: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为一年,比诉讼时效更长,有利于劳动者维权。 仲裁费低:劳动仲裁的仲裁费较低,减轻了劳动者的经济负担。

弊:

适用范围有限:劳动仲裁只能解决劳动关系中的争议,对于非劳动关系争议,劳动者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裁决效力:劳动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执行力较弱,如果对方拒不执行,劳动者仍需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可能影响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在职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可能会影响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不利于劳动者的工作和发展。

建议

在职劳动者是否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如果劳动争议涉及重大权利侵害,如被拖欠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且协商无果,可以考虑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劳动争议涉及金额较小,或争议内容复杂,建议先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避免影响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如果劳动争议涉及重大利益,或对方拒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论 在职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利弊。如果劳动争议涉及重大权利侵害,且协商无果,可以考虑申请劳动仲裁。同时,劳动者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申请仲裁,避免错过时效。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