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能确定伤残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9 浏览量:992

劳动仲裁能确定伤残吗?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主要职责是依法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裁决,并对仲裁裁决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劳动仲裁能否确定职工伤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劳动仲裁的职权范围

劳动仲裁能确定伤残吗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包括:因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发生的争议;因劳动安全卫生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劳动争议。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并不包括因工伤认定发生的争议。因此,劳动仲裁委员会无权直接确定职工伤残等级。

二、伤残等级认定的程序

职工因工负伤,应当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职工参加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职工才能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认定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职工在受伤后,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 2. 用人单位在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将工伤职工送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申请工伤认定。 3.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提供的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等资料,进行工伤认定。 4. 工伤认定后,根据职工的伤情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三、劳动仲裁与伤残等级认定的衔接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如果涉及到工伤认定问题,一般会告知当事人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出具工伤认定书,该认定书可以作为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依据。

四、劳动仲裁裁决的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该诉讼案件时,将以劳动仲裁裁决书为基础进行审理,除非有明确证据证明劳动仲裁裁决有错误,人民法院才会改判。

劳动仲裁委员会无权直接确定职工伤残等级,但可以根据工伤认定书作为裁决的依据,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因工伤造成的相应待遇。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