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社保赔偿能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8 浏览量:163

社保赔偿能否提起劳动仲裁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社会保险赔偿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因此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社保赔偿能劳动仲裁吗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2条,劳动争议包括: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劳动报酬争议; 工伤以及职业病待遇争议; 社会保险争议; 培训争议; 劳动保护争议。

社会保险争议明确列入劳动争议的范围,因此社保赔偿属于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的争议。

劳动仲裁程序

若因社保赔偿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职工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提起劳动仲裁:

1. 调解阶段:在争议发生后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 2. 仲裁阶段:调解不成功,则在调解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仲裁庭审:仲裁委员会组成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 4. 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常见社保赔偿争议

在实践中,常见的社保赔偿争议包括:

用人单位未缴纳或少缴社会保险; 工伤或职业病赔偿争议; 生育保险待遇争议; 失业保险待遇争议。

举证责任

在劳动仲裁中,主张社保赔偿的职工负有举证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例如,可以提供工资单、社保缴费记录、医疗费用单据等。

仲裁时效

对于社保赔偿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一定的时效,即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过了时效,仲裁委员会将不会受理仲裁申请。

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提起劳动仲裁前,建议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争取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准备充足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积极参加仲裁庭审,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证据。 仲裁裁决后,若对裁决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结论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社保赔偿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职工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职工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在时效内提出仲裁申请。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职工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应有的社保赔偿。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