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只能告单位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8 浏览量:765

劳动仲裁只能告单位吗?

在中国的劳动关系中,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争议时,劳动仲裁作为首要的争议解决途径,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劳动仲裁是否只能针对用人单位提起,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劳动争议仲裁法的规定

劳动仲裁只能告单位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劳动仲裁只能由劳动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这意味着劳动者无权直接向用人单位提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报酬纠纷、工伤事故纠纷等与劳动关系相关的争议。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解除,均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达成合意。用人单位是劳动关系的主体,对劳动者承担着包括支付工资、提供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法律义务。

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劳动者有权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经济补偿、赔偿损失等。

第三人的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除用人单位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第三人。例如,劳务派遣单位未对派遣劳动者进行合法管理,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劳务派遣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仲裁只能针对在争议中负有责任的当事人提起。因此,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时,应明确请求的诉讼主体,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或其他第三人。

争议解决途径的多元化

虽然劳动仲裁只能针对用人单位或负有责任的第三人提起,但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并不局限于仲裁。劳动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争议:

与用人单位协商调解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同的争议解决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劳动者应根据争议的具体情况和自身诉求选择合适的途径。

结语

劳动仲裁只能针对用人单位或负有责任的第三人提起。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其法律义务,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并非单一,劳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维权。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