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会被法院执行吗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一种旨在解决劳动争议的非诉讼程序。在中国,劳动仲裁由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jpg)
法院对劳动仲裁裁决的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1条规定:“劳动仲裁裁决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因此,劳动仲裁裁决是法院可以执行的法律文书。申请法院执行的程序如下:
申请期限: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材料:申请执行时,应当提交劳动仲裁裁决书原件、申请执行书、当事人的身份证明以及其他必要材料。 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审查申请后,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受理申请:(1) 劳动仲裁裁决已发生法律效力;(2) 当事人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劳动仲裁裁决;(3) 申请符合规定的期限和程序。
法院执行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将对劳动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如符合执行条件,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令,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仲裁裁决。
被执行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的,法院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执行措施:
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 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 强制腾退被执行人占有的房屋或土地; 扣划被执行人的工资、奖金等收入。
当事人对法院强制执行的不服
被执行人对法院的强制执行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法院对原裁决的执行予以维持或撤销,并作出新的裁决。
当事人对復議裁決仍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
结论
在中国,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执行。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将对劳动仲裁裁决进行审查,符合执行条件的,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令。被执行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的,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对法院的强制执行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再审。